我與親愛的老公一尾,周車勞頓的過程之中,原形畢露出兩人各自脾氣裡最差勁的部份(概底就是不理人與碎碎念的無限迴圈)。幸好已經對彼此的短處養出抗體,只是突發事件一多、這樣的互動就便密集許多。可以說是蜜月才一開始、就讓我深刻地產生「蜜月是婚姻人生的縮影」之嘆(所以說,為什麼要半自助呢?不自助鐵定沒事!)
However,事後,我們可是得意洋洋地自覺經過了重大考驗,共同感覺到「這場蜜月使得我們的婚姻會更加堅固」之類的信心。
煩亂的部份姑且先不去提。一切,於安眠一覺之後,我倆在布拉格的第一個早晨,立馬感覺到了蜜月的好心情。
說到轉換心情,在認識老公之後,我得以在心情調適上面,越轉換越快。交往以前,一件鬱悶的事情,總是要花上數小時到一兩天、默默消化,我才能稍稍釋然。但是交往十年來,到現在,被老公訓練成「一個小時看開」算是慢的。
沒辦法,太多白目的事情要我去面對!
真是驚訝於自己的轉變 = =
![]() |
(兩人終於開始享受的第一幕歐洲街景&@布拉格的第一張合照) |
蜜月地點怎麼選?--
最近的台灣人,對於「聽說」朋友去布拉格度蜜月這件事,應該都聽到耳朵長繭了。其實,變相地把這種「聽說」,就當做一種口碑、列入參考,也不失為選擇度蜜月地點的一種方式。至少,以經濟為考量、又想去歐洲的話,布拉格就是個理想的去處。
整塊歐洲大陸,經過希臘學術、羅馬帝國、基督宗教和日耳曼民族來來回回這麼一攪和、成為了歐洲共同文明混合體。雖然歐洲國家很多、你要說各個國家各有特色也沒有錯,但是想要體驗歐洲入門旅遊的人們若問:「去歐洲哪一國玩?」的話,我的建議是:「請隨性之所致挑選」。另外,「去幾個城市?」這件事,除了你內心本來就有所嚮往之外(例如有人一輩子至少一定想去一次羅馬、或者巴黎),我建議不如根據你既有假期的時間長短、來作為旅遊計畫的基礎。七天之內,我覺得兩個經典城市就夠了(一大一小);十天以上,再去考慮多去幾個地方。不過,一口氣去太多城市,你旅程到一半的時候就會覺得「歐洲各國好像都差不多是那樣」,而開始覺得無趣、甚或是可能會「美感吸收疲勞」。這樣的話就太可惜了。
之所以選布拉格,是當初周遊義大利的時候,強烈地感覺到:關於蜜月地點,比起去羅馬這樣「各個景點都超級壯觀」的大城,我想,還不如前往像是聖吉米安諾(SAN GIMINANO)那樣的「精緻小山城」,才是我比較喜歡的蜜月浪漫風格。(那是因為去過羅馬了才會這樣說啦,畢竟沒去過的人很想去的心情、我已經不能體會了!)
就是這樣,隨心所欲地選吧。你現在最想去哪、就去哪!
但是,我要小城故事。
所以,布拉格實在是太適合我們。
食衣住行 民生雜記--
經過了長途飛機旅程、轉歐鐵從維也納來到布拉格,第一要務就是找到落腳處。我們住的是布拉格高級飯店Century old town,事先早已訂好。飯店所在建築物以前是保險公司大樓,卡夫卡曾經在此工作了17年。事易時移,現在這建築物、是世界連鎖飯店集團Mercure的布拉格店,飯店用「卡夫卡在此工作17年」這事大肆昭告世人作為宣傳廣告,不過我們大概很難體會。
![]() |
飯店門廳(卡夫卡進出17年) |
畢竟,卡夫卡這輩子對於在保險公司上班這件事情,沒有熱情。(還是說關於「卡夫卡曾在此受困了17年」這件事情本身、也是個賣點?)
![]() |
狹窄的電梯 / 典雅的餐廳 |
住在這裡也就算了,若要我坐在這兒冥想卡夫卡、那還不如去坐在羅浮咖啡館裡面,喝杯咖啡、寫寫明信片,個人感覺這樣才是和卡夫卡比較親近的方式(卡夫卡曾常在羅浮咖啡館裡面與人討論文學與寫作)。說是四星,Century old town跟台北的任何一間平價精品旅館比起來,還是差一口氣;然在歐洲度蜜月,買的是整體西方環境,就不計較了。
![]() |
飯店唯一有觀光價值的梯間 |
Check-in之後,我們的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去銀行提款機領錢。捷克雖在2004年已經加入了歐盟、但尚未實施歐元共同貨幣,身為第一個加入歐洲經濟發展組織的前共產國家,要在財務上面調整到與歐洲同步,是急不得。其實商店幾乎都可以用歐元做買賣交易(像在澳門沒有葡幣時也可以使用港幣和人民幣),但是貴個一成以上是正常事。我們走的是精打細算路線,所以乖乖地去找提款機買捷克克朗。(不過,就在2012年,捷克貨幣就要加入歐元行列了,捷克克朗將走入歷史。今年要去玩的人,除非是想作為紀念,否則,可別帶一堆捷克克朗回國啊!)2006年捷克克朗一元兌換台幣1.3元;2007~2009年、捷克克朗一元兌換台幣1.4元;2010的捷克克朗一元兌換台幣1.5元;到今年2011的捷克克朗一元兌換台幣1.6元,通澎的影子有跑出來。捷克的紙超有著對比強烈的繁細線條、各幣紙採漸變色調,有點嚴肅又像假鈔的感覺。(台幣則像玩具,但可愛一點)
![]() |
即將邁入歷史的捷克克朗(希望歐元危機不要太嚴重才好) |
一領到錢之後,我們慎重地躲起來、把潛藏在貼身小腰包與手腕㕅裡。布拉格是個偷兒多多的地方,不知道他們眼中的肥羊,是同為歐洲人、還是黃皮膚的我們?
晃了一陣子、進入來自北歐的親切Nordsee餐廳(類似海鮮速食餐廳)解決晚餐、快步瀏覽舊城區的大道與店家,然後早早回去休息。先瀏覽一下就好,因為隔天一早,在一頓還算豐盛的早餐之後,我親愛的partner一尾,即將慎重地開始他人生中的第一場歐洲生活。
![]() |
卡夫卡飯店的早餐不錯(吃到飽),不過同樣的東西、一連吃三天就不好了。 (左下那顆番茄超好吃、一絕!) |
歐洲的五六交接之際月,春末初夏氣息,有著台灣的深秋清爽涼意,透過飯店窗戶往外看街道,布拉格人在路上,散步走路,挺悠閒。布拉格本城內已少有住戶,本地人大都住在外城、每日進城工作(沒錯就是大賺觀光財的城市)。誰知道在街上散步的人們孰是本地人、孰是觀光客?不過,我想,只要是走在布拉格街上的人,不論是觀光客或是工作者,在那當下,心態會是布拉格人沒錯。
一大早、一尾吃飽、第一件掛念的事情,迫不及待邀我去的地方,竟是我們昨天才從那邊走出來的新車站。
「很想好好地去了解一下,之後回來搭車返回維也納時就不會慌。」都這麼說了,我只好義務作陪,反正新車站很近。(舊車站離我們飯店更近、外型美麗,是新藝術風格的建築代表。不過,很多狀似流浪漢與乞丐的人在周遭晃盪,我們都是快步走過)
![]() |
布拉格新車站VS. 布拉格舊車站(新站現在連結歐鐵、舊站現為國內交通主用) |
布拉格新車站(Praha hlavní nádraží)是現在歐洲鐵路停靠布拉格的站(和布拉格當地地鐵共構),也是捷克現在最大最重要的車站,它被車站公園給包圍著,要走進車站、就要先穿過一小段公園。公園之後,是車站前廣場,然後才是車站本體。進入車站,再來一個站內廣場(好多層的空間)!要趕車的話,走這麼一段,跑步恐怕也要五分鐘以上才能搭到車。站內廣場有賣地圖、紀念品、和一些吃的(對於「購買地圖」這件事情,我並不是很習慣,因為在歐洲已經很多知名城市的地圖都是「免費提供」了)。在台灣,車站設置廣場,是基於緩衝人流的考量,但我想布拉格車站並沒有這種需求(我們在旺季前往,旅客人數看起來也不多)。新車站本身外型俐落低調,不與周圍環境搶戲。這樣的車站形式,作為捷克迎接歐洲各國旅此的遊客的「國家門戶」,是親切且大器的。
地鐵票以及公車票的購買,是依靠自動售票機。自動售票機站在公車和地上電車站旁、地鐵站和火車站的入口處不遠。
![]() |
歐鐵的車種圖解螢幕,可操作,挺清楚的 / 車站內的自動售票機 / 售票機有點兩光 |
「我們可以搭地鐵去外城的城堡區。」一尾說的是我們明天的行程。他似乎想要搭遍所有公共交通工具。早在從台灣出發之前,就已經列印出的地圖和交通路線圖,來時路他一直讀,想必十分熟悉了,只差沒親自體驗。
「在那之前,先搭地上電車到跳舞大樓吧。」我應和著他。
「那是兩條不同的路線。」有人盯著地圖吐槽我。
「這位先生,我們這不就在布拉格裡面嗎?看著地圖做什麼?我們去看風景吧!」為了『明天的行程』,討論太多、浪費時間,有點不對。
然而天不從人願,這幾天,我們在布拉格城內的觀光,意外地全數靠徒步完成。
雖然穿梭遍了所有大街小巷,但偶爾這麼迷路一下、趕路一下,可還真是累壞了我倆。
「計畫趕不上變化」絕對該列入人生金科玉律簿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